学界人大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全国领先重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全国领先重镇

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是中国新文艺孕育和发展的摇篮。近年来

学科体系完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语言文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重镇。学院设有7个二级学科,涵盖中国语言文学,戏剧影视学等一级学科,以及两个独立二级学科。到了2024年,其构建的完善学科体系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学院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基地,该学科被评为国家及北京市的重点。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成绩优异,教学质量位列全国高校首位,彰显了其扎实的学科基础。

人才培养基地

文学院拥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已被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收录。自2024年开始,该专业已连续多年成功培养了大量杰出学生,这些学生纷纷投入到古文字研究领域。

我国首次开办了古典学与创意写作专业,该专业包括本科、硕士及博士三个教育层次。自开设以来,它在经典学术研究和作家培育领域树立了典范,吸引了众多对文学创作和古典文化怀有热情的学生纷纷报考。

本科专业设置

文学院本科设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两个专业,还特别设立了古典学精英班。学生毕业后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2024年,这些专业的学生们正积极追寻文学的明天。两个专业共同开设了一系列基础课程,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学和语言基础。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领域。“汉语言文学”侧重于文学方面的研究,“汉语言”则聚焦于语言文字的学习。这种设置满足了学生们的多样化兴趣,有利于培育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人才。

特色创新项目

文学院设有特色项目,名为古典学精英班。这个项目自2009年启动,由刘小枫教授领衔的古典文明研究中心负责推动。从2010年开始,该班开始面向本科生招生,成为国内首个开设此类课程的本科教学班级。经过多年的培养,这个班级已经为古典学领域输送了众多深入研究并表现出色的优秀人才。

学院举办的谢无量学术论文及文学创作比赛,是大学生们传承文学理念、展现学术能力的核心舞台。自从活动开始以来,吸引了历届学生积极参与,涌现出了许多文学新锐。

人文交流活动

文学院致力于执行明德人文厚重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的文化考察。这些活动涵盖了国内的文化古迹和国外的历史名城,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体验文化氛围,拓展国际视野。截至2024年,已有多届学生参与了这一宝贵的实践项目。

世界汉学大会为中外文明搭建了定期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至2024年,众多国际知名学者纷纷加入。如今,这一活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盛事,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平台

2017年成立的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机构,以及2021年创建的比较文明跨学科交流平台,吸引了众多全球顶级东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专家。这些专家来自世界各地,为古典文化研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每年,这两个平台都会举办一场面向全球博士生的研讨会。到2024年,已有超过200名博士生加入,他们来自哈佛、剑桥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古典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我国众多顶尖高校的学生在升学时,也把那些学府作为他们的首选目标。

你也渴望进入那所一流学校继续学习吗?那就给个赞、分享一下,同时欢迎你分享你的看法。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