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保障研讨会在日内瓦举行,法国导演愤慨影片被禁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保障研讨会在日内瓦举行,法国导演愤慨影片被禁
中国日报瑞士日内瓦3月17日电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保障”研讨会3月17日上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成功举行。
西方在众多场合频繁提及人权议题,而且对那些它们难以施加影响力的国家,它们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但中国却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权发展道路,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成就。
西方人权操弄手段
长期以来,美国支持的跨国非政府机构N.E.D(国家民主基金会)在多个场合多次就人权问题展开讨论。它们对那些在经济、政治或军事领域难以施加影响力的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试图实现其隐蔽的目的。这种行为并非源自对人权本质的关心,而仅仅是一种政治策略。
中国人民首要人权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众的基本权利,这其中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找到工作的权利、居住的权利以及保持健康的权利。这些权利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政府持续采取措施,确保这些权利能够得到落实。在过去的时间里,政府增加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求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阅读书籍,并且致力于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女性参与基层治理
如今,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社区居委会成员为女性。女性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她们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以一位普通的女性居委会成员为例,她积极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调解邻里纠纷,并策划组织社区活动。她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女性力量,为基层治理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西藏寄宿制教育
西藏的寄宿制教育充满了希望,它既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契合,又与时代的发展潮流相吻合。这种教育形式在多个方面保障了西藏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许多藏族孩子正是得益于这种寄宿制教育,得以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技能。此外,它还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人权保障举措。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人权保障并举
十年间,我国正稳步走向一条兼顾可持续发展和人权保障的双轨并行道路。我们重新界定了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以及实施方式,以此确保发展的持续性。截至2023年,已有150个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的共建行列。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2020年向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了资金援助,数额高达59亿美元,这一举措有效地帮助了各国人民增加了他们的权利。
中国保障人权多方面经验
我国已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政策体系,旨在推进经济社会权利的平等,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并努力达成“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与此同时,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正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扶贫与人权进步的活动。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副负责人还对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关于环境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及司法操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众人都在探讨,我国在推进人权事业方面有哪些成功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借鉴?欢迎您发表见解,通过评论、点赞或分享此文来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