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人大人

5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全球校友大会开幕,众多校友齐聚

5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全球校友大会开幕,众多校友齐聚

“欢迎回家!”5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全球校友大会”在世纪馆开幕,该校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向众多重返校园的“人大人”如是说道。记者了解到

2025年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迎来建校88周年的重要时刻,这一历史性的纪念日让众多校友纷纷回想起校园的点点滴,引发了他们深深的感慨。

八十余载桃李纷芳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已历八十八载,四十万校友与国家及时代同步成长。他们在各个领域展现才华,为我国及党的伟大事业、民族复兴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2023年首届校友日举办至今,今年已是第三届,这一活动见证了校友们的欢聚和情感的加深。

知名校友的感恩之旅

陈锡添,这位《东方风来满眼春》的作者,也是1961级校友,他在发言中提到了这份新闻稿。人大不仅赋予了他无形的力量和信心,还让他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政治智慧和大局观念,新闻学的学习也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呼吁校友们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

奥运冠军的人大蜕变

陈若琳是奥运金牌得主,也是2010届的校友。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她选择了人大深造。起初,她在学习上遇到了不少挑战,但她从未轻言放弃。她认为,无论是跳水还是学习,都需要坚持不懈和不断突破。正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她在人生的转折点上能够沉着应对,体会到温暖,并对人大让她明白家国大义心存感激。

实事求是的传承力量

雷超对人大“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深有感触,它在他心中牢牢地生了根。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领悟到了校训的真谛,通过这种方法,他能够更好地深入群众,凭借自己的成绩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支持。这种精神正是人大所独有的魅力所在。

校园记忆的情感纽带

校友们纷纷回忆起在人大度过的学习时光,陈若琳提到了校园里的那份温馨,这些美好的记忆成为了他们力量的源泉。人大的独特文化氛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友之间的友谊和师生之间的情感成为了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激励着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校友携手共赴未来

无论校友们身处何种地位或取得何种成就,他们都愿意承担起责任和使命。他们感激人大赋予他们的知识和力量,未来将共同为人大以及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传播人大精神,创造更深远的价值。

校友们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大精神的延续。请问,在您心中,哪位人大校友的故事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不妨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您的感受。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