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人大人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沿革、校训内涵及校徽解读,你了解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沿革、校训内涵及校徽解读,你了解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直属于教育部。校训“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校徽三个造型独特的小人儿,校歌陕北公学校歌,校庆日10月3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底蕴深厚,有独特的文化标识,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它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魅力,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历史溯源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陕北公学,它在1937年抗战烽火中成立,那时,上万名革命青年从这里出发,奔赴救国前线,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贡献力量,1950年,该校正式定名,成为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在开学典礼上,刘少奇同志倡导师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治学。

校训内涵

1992年,学校举办了55周年校庆,就在这一年,“实事求是”正式被定为校训,这句话出自《汉书》,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赋予了它时代内涵,其中,“实事”指客观事物,“求”是研究探索的意思,“是”代表内在规律,它激励着人大的学子不断探索真理 。

校徽演变

1950年到1956年期间,校徽校名是从毛泽东手迹里集字而成,1956年,吴玉章请郭沫若重新书写,之后一直使用到文革中期,1978年,华国锋题写了校名并制作校徽,1983年,从吴玉章手迹中摘取字制作了新校徽。2002年,校友设计出了新校徽。2003年,新校徽正式开始投入使用。它有着标准色。它有着独特的造型。它的寓意十分丰富。

学科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属于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等范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有14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9个是A 学科,这些学科涵盖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另外还有2个A类学科,3个A - 学科,整体学科实力十分强劲。

校园植物

在人大校园里,花草都有各自的故事。玉兰花是这所学校的校花,它象征着学子们高洁的品格。银杏树是学校的校树,它是在建校时种下的老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还为校园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录取特色

如今,人大的录取通知书很有仪式感,它被装在立体盒子里,盒子里面有1938年版的《共产党宣言》,这份通知书会把红色基因传递给新生,让新生从入学开始就能体会到学校的红色文化底蕴。

看到这里,你心里是否对中国人民大学充满向往?你最想了解人大的哪个学科状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欢迎点赞,欢迎分享本文,从而让更多人知晓这所优秀的大学!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