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操纵就业数据,怒称是场骗局
特朗普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操纵就业数据,怒称是场骗局
特朗普大怒:“大选前她就造假,这是一场骗局”!一位局长立马“下课”!一次大修,美国88%的新增就业凭空消失,拜登,民主党,共和党,美国总统,新增就业,唐纳·川普,美国大选结果
特朗普对美国就业数据真实性提出疑问,如同在宁静的湖面上抛入巨石,引发了一阵波澜,这究竟是一场政治攻击,还是揭露了官方数据的真实面貌?
数据风波导火索
特朗普的愤怒直接来自于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7月份就业报告,其中的数据让人感到沮丧。此外,BLS还将5月和6月的就业数据总计减少了25.8万个,这一变化表明就业市场正在降温。这种情况让特朗普难以接受,他指责埃丽卡·麦肯塔弗在大选前人为提高了就业数据,而在胜选之后又将岗位数量减少了近100万个,并称之为“错误修正”。
数据差异非新鲜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对过去25年美国官方就业数据修正记录的整理,发现初值与修正值之间的较大差异并非罕见现象。此次,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对5月和6月的数据进行了大幅下调,5月新增就业人数从14.4万修正为1.9万,6月则从14.7万修正为1.4万。这一情况,正如国金证券的宋雪涛所言,是一种“工作失误”。
大选年数据规律
记者对2000至2024年间300次非农就业数据的修正进行了整理,结果显示大选年份的非农数据常常被高估。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美国面临高失业率,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福布斯》杂志曾报道,数据的下调影响了民众对经济的信心,许多民众认为美国正走向衰退,对经济的乐观前景持怀疑态度。
数据背后的政治因素
特朗普重新挑起关税战之际,就业数据不佳或许有其客观原因,同时政治因素亦不容忽视。目前,这些就业数据已被特朗普用作中期选举的造势手段。宋雪涛认为,这和美联储FOMC会议、去年大选前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有关,而机构的“信誉冲击”现象早已显现。
数据可信度影响
官方统计数据成为政治争论的焦点,对市场信心和政策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投资者会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投资选择,一旦数据失去可信度,就会造成市场的混乱。政策制定者则会依据这些数据来制定政策,而数据的偏差可能会导致政策的错误。
真相待解
特朗普对美国非农数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这究竟是政治上的攻击还是真相的揭露,我们难以作出判断。数据之间的差异、大选年的特定规律以及政治因素等都使得这个问题变得相当复杂。美国官方声称数据修正属于常规流程,但这并不能够让特朗普以及广大民众信服。对于这件事未来的走向,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你认为是特朗普的质疑有理有据,还是他只是在进行政治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