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人大人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举行,广场合唱团排练就绪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举行,广场合唱团排练就绪

展现时代朝气 高校学子将在天安门广场唱响青年风采

九月份第三日,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将举行一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八十周年的大型仪式,社会各界对此非常重视。仪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首都四十所高校共同选拔的三千名青年学生组成的合唱团会在现场进行演出。他们将要借助歌声,向国家呈现现在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并且接受国家的审视。

合唱团的组建

广场的合唱团由三千人组成,这些人都是京城四十所大学里的学子,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此刻汇聚于此,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协作。八月三十日,在人民大学的排练室里,同学们情绪高涨地放声歌唱,指导教师认真地调整他们的姿态,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因为这个重大的活动,他们凝聚成了一个团队。

演唱曲目选择

合唱队这次要表演的曲目包括《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这些歌曲都与抗日战争有关。每首作品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各自有着独特的故事。同学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现在演唱时既投入又有条不紊。他们不仅掌握了旋律,还领悟了歌曲所蕴含的深意。

前期强化训练

9月3日那天,同学们要在天安门广场长时间保持良好状态进行演唱,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在准备阶段大家进行了集中训练。体质相对较弱的同学主动去运动场跑步,刚开始只能跑完一圈,后来进步到能跑五圈。通过这种强化训练,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持久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成员的感悟

杨皓月是合唱团的一个成员,她觉得在天安门广场演出,需要展现肃穆的气氛,要显得意志坚定,同时要表现出担当和奉献的精神,以此表达对逝者的追思。李增信参加了这项活动,感觉自己与国家的关联更加清晰了。同学们在排练过程中,思想有了提升,对国家的情感也更加深厚了。

老师的观察

中国人民大学合唱团的李晰老师发现,一些学生自发加大了练习强度。这些学生通过努力,不仅增强了个人技能,而且精神世界也变得更为丰富。李老师观察到同学们从最初的不适应,逐步走向稳步提升,为他们的恒心和努力感到骄傲。

活动的意义

周凯在负责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的广场合唱组长工作期间谈到,这次活动既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艺术水平,也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他们舍弃了暑假的闲暇时光参与排练,但没有人表达过任何抱怨,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付出是很有意义的。希望他们能在9月3日那天,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你猜想同学们在九月三日唱歌时会有怎样热烈的回应?如果认为这篇文章挺有意义的,请帮忙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