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人大人

坚守思政一线34载的秦宣:提灯引路,育时代新人

坚守思政一线34载的秦宣:提灯引路,育时代新人

讲出理论力量 铸魂青年学子——记二〇二五年“最美教师”秦宣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亚雄  提灯引路,杏坛传薪;学养深厚,以身作则。他说:“要做‘经师’和‘人师’

在教育这片广阔天地中,总会存在一些老师。这些老师如同明灯一般,能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秦宣,就是这样一位能指引方向的人。他在教育岗位上坚守了34年,凭借实际行动树立了师者的榜样。

学养深厚启征程

1963年,秦宣在湖北荆门出生,他自幼便对读书怀有浓厚兴趣,本科毕业后奔赴北方求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开拓了学术领域,1991年他于中国人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自那之后,他登上了思政课讲台,开启了长达34年的育人历程。

教学特色展风采

秦宣上思政课有自己的一套,讲课时旁征博引,态度严谨求实,分析鞭辟入里,还充满激情。他认为,做老师得有好的道德品质,知识得渊博,还得对教育事业有热情。课堂上,他知识丰富,讲解生动,让思政课不那么乏味,很受学生欢迎。

教材编写铸经典

秦宣一直专注于把党的最新理论教给民众,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工作,他负责过很多思想政治课本的编写。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得到了全国教材建设奖的最高荣誉,他制作的《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也广受好评。

学术课程担重任

2019年秋季,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名为“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由秦宣来负责讲授。秦宣撰写的学术著作《理论何以自信》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同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学术领域的交流互动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研成果绽光芒

秦宣是一名学者,他专心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主持完成了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也主持完成了数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十余部学术专著,撰写了近300篇学术论文,其编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等著作,在理论界有较大影响。

紧跟时代促创新

秦宣对理论原典相当熟悉,能够熟练背诵,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学术前沿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实践和理论创新都没有尽头,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可以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他鼓励大家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掌握其中重大关系。

秦宣教授一辈子都在践行师者的使命,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教育工作者。你从秦宣教授的事迹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