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人大人

儒学的日本化:近世日本京学派思想研究及其三条进路解析

儒学的日本化:近世日本京学派思想研究及其三条进路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孔子在线,孔子在线,孔子研究院,孔子,论语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_中国人民大学讲师_中国人民大学导师介绍

长期以来,中日学术界对日本京学派朱子学有所误解,未充分认识到其独特价值。刘莹博士的新书以全新视角切入,对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发了新的思考。

学界旧有认知

学界普遍看法是,京学派被视为朱子学的忠实追随者,其思想基本照搬自中国,缺乏创新。对于尺五这样的代表人物,学者们普遍认为他只是简单地模仿,甚至有人认为他转向了佛教,儒学思想未能超越朱子学的范畴,还融入了佛教元素。这种看法导致学界对京学派的研究不够深入。

新著研究视角

刘莹的新书不是单纯的人物思想研究,而是以京学派为研究起点,关注东亚知识的交流。在儒学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京学派的朱子学者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这种新颖且宏观的视角,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日本主流观点

近代日本学界在探讨儒学与日本社会的关系时,普遍看法是既认可儒学的普遍性,又倾向于弱化或否认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他们特别指出江户时期的儒学对朱子学进行了所谓的“修正”,并且对德川儒学历史的解读角度与本书存在不同。尽管如此,仍有日本学者强调中国思想对日本的影响不容忽视。

著作独特亮点

刘莹博士的文章提到儒学进入日本社会并成为其思想“古层”之一,这让人感到非常高兴。在书的结尾,作者对江户时期日本学者推广儒学至日本社会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儒学的日本化”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让儒学展现出日本特有的风格。

引发重新审视

刘莹的研究表明,日本近世早期,京学派朱子学已经呈现出一定的“日本特色”。因此,认为“朱子学不适合近世日本社会”的看法需要重新考虑。我们不能简单断言“日本朱子学”不适合日本社会。

提出新的思索

丸山真男提出,日本“古学派”标志着近世日本儒学开始自我分化,并催生了近代思维的雏形。那么,京学派对朱子学的调整,是否也预示着儒学的自我分化,甚至是近代思维方式的初步出现?这一点还需深入研究和讨论。

思考一番,你认为京城学派对朱子学的调整,是否正如书中所提及的那样,催生了近代思维方式的雏形?欢迎各位发表看法,留下评论,为文章点赞并转发分享!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