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 殷殷嘱托办好中国特色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 殷殷嘱托办好中国特色大学
红砖红墙,象征着“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红色传承;三“人”并列的校徽,诠释着“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特色。2022年4月25日上午
国家领导人莅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该校作为承载着红色血脉的学府,因而吸引了广泛的目光。在这所学校的校徽上,三个“人”字并排排列,这种设计体现了“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宗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十分丰富。
关怀时刻
2022年4月25日,上午时分,我国领导人抵达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实地考察。在立德楼,一堂思政课正在进行。总书记步入教室,与学生们一同落座,全神贯注地聆听授课,并且不时地参与到讨论之中。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的研究生王曈曈回忆说,总书记不仅专注地听了每位同学的发言,还与师生们进行了眼神的交流,甚至对她的笔记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对学生们学习的深切关心。
思政课交流
王易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陕北公学》的视频,这段视频让同学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纷纷提问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发言完毕后,总书记也加入了我们的讨论。他谈到了中国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曲折,指出了延安窑洞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活困苦,以及改革开放各个关键时期的变迁,这激励着学生们在新时期勇敢地承担起开拓者的责任,争做事业先锋,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老照片回忆
在学校博物馆举办的校史展览中,两幅拍摄于1984年夏天的旧照片,触发了国家领导人的往昔回忆。那时,他担任正定县委书记,骑着自行车深入人大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走访。团员们回忆说,他与大家就基层工作进行了多次交流,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激发了同学们投身基层实践的热情。三十八载岁月如梭,他仍不时提起那往事,此事充分反映了他对青年在基层地区成长进步的深切关怀与厚望。
办学特色体现
校徽上并排的三个“人”字,凸显了学校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办学理念。学校始终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在思政课上,我们回顾历史,这不仅是对人文关怀的体现,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从培养学生这一方面来看,学校始终坚持把人作为教育的中心,总书记对学生的笔记等细节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每一位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视。
红色基因传承
中国人民大学由党创立,是我国第一所新型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其精神传承始终保持着红色基调。在思政课程里,我们反复学习“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的教诲,使延安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扎根。总书记的考察,将为学校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红色血脉注入动力,致力于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充满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对青年的激励
总书记的讲话激发了众多青年的斗志,他们走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海,用心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广袤,那些话语中充满了力量。总书记鼓励青年将爱国爱民的情感融入到学习和事业中。在交流中,同学们情绪高涨,这充分展现了这些话语给他们带来的鼓舞。人大青年定会在新的征程上,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您觉得,在人大的革命精神传承和杰出人才培养上,有哪些新颖的策略和行动值得尝试?期待大家能对这篇文章给予肯定和支持,同时分享你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