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毕业典礼探讨内卷躺平,设想高欲望低内耗和谐社会
人大毕业典礼探讨内卷躺平,设想高欲望低内耗和谐社会
“内卷是欲望的博弈,躺平是欲望的消磨,但我们也许可以设想第三种情形,也就是高欲望而低内耗的和谐社会。”6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毕...
毕业仪式天然带有分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这个仪式里,学者们关于“过度竞争与消极应对”的讨论,特别让即将离开校园的学生们陷入深思。
校园热闹毕业季
6月23日早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人头攒动。众多获得学位的毕业生,有家人朋友同行,纷纷拍照记录美好瞬间。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本科毕业生马梓萌,和她的父母一起在校园里散步。她的父母特意从乌鲁木齐赶来,亲眼目睹女儿这关键的时刻。马梓萌对校园生活恋恋不舍,而她的父母则对她前途寄予厚望。
教授精神引关注
几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师朱锐的授课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他身患癌症晚期,依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此次毕业仪式,由于健康问题他无法亲临现场,便借助视频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当他的影像出现在电子显示屏上,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的执着精神激励了许多人,人们对他接下来的讲话十分关注。
探讨内卷与躺平
朱锐在视频里谈到了“内卷”和“躺平”的问题。他转述了法国一位社会学家的看法,认为多数人的愿望都是受到社会其他人的影响。所谓的“内卷”,就是人们的愿望被某些外在的条件给限制住了,变得很单一。如果能够把人们的愿望和事物的真正价值挂起钩来,那么人们的愿望就能变得多种多样。当社会的愿望变得多种多样的时候,资源紧张的情况就会有所减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这个观点让那些即将毕业的人开始考虑,将来要怎样应对社会的压力。
校长寄语鼓人心
校长林尚立在毕业典礼上向毕业生发表讲话。他希望大家大胆迈向人生新阶段,将学校所学到的学问和理念,运用到个人发展中。校长的话语如同和煦的春风,令毕业生们内心充满勇气,对未来抱有希望。
优秀代表展志向
信息学院博士生王涵之是优秀代表,她曾在校园学习生活9年,亲历了计算机学科的成长。她谈到“昨天学习,今天探索”,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胸怀远大理想,不断努力,用知识满足国家需要。她的讲话鼓舞了同学们,让大家为国家进步尽力而为。
未来天空待开拓
朱锐教授临别之际,向毕业生们表达美好祝愿,希望大家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用美好品德和聪明才智,让这片天地更加美好。毕业生们心中充满对母校的眷恋,也带着教授的启迪、校长的嘱托和代表的鼓舞,即将开始人生的新篇章。他们要走入社会,去经历,去探索,去寻找自己适合的岗位。
你预感往后日子,更倾向拼尽全力还是甘于平淡吗?期待各位支持、转发,一块儿探讨。